郑州少儿教育展谁来为儿童阅读把关? |
近十年,童书市场以年均10%的速度增长,儿童文学读物比重不断扩大,占据40%以上的图书份额。在很多人眼里,“做童书”等同于“赚大钱”,这也造成了童书出版的门槛降低,良莠不齐。那么,谁来为童书市场和儿童阅读把关? 前三季度销售约5亿册本届童书开卷公布的中国少儿图书零售市场分析报告显示,如今全国500余家出版机构年均出版4万多种童书,今年前三季度,国内童书销售总量约5亿册,码洋预估达100亿至120亿,同比增长逾10%。 京东图书发布2016年童书市场分析报告显示,在童书中,儿童文学最受欢迎,销售码洋占比最高,达到30.8%;其次是绘本,占比20%;第三名是科普/百科,占比19%。这三个分类占比高达70%。值得一提的是,少儿英语类图书销售码洋同比增长133%,说明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英语阅读和学习。 商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童书正在迎来大时代。作家、资深出版人海飞在本次书展上推出的新作干脆取名就叫《童书大时代》,书中,传递出他对我国童书出版的三个预判:中国童书出版正在从数量、规模增长型,向质量、效益提升型方向发展;中国童书出版正迎来第二个“黄金十年”;中国童书出版正在迅速国际化。 但在童书一片繁荣的景象中,也存在着不少问题。有资深编辑直言,童书出版商业化程度越来越高,少数出版机构一味迎合流行趣味,低俗、惊悚乃至血腥的情节出现在一些销量不低的童书里,值得警惕。 面对童书“雷区”,海飞谈到,家长要谨慎判断,不能仅仅拿成人的价值取向简单否定,“毕竟我们要营造的不是无菌真空的阅读环境,而是提倡丰富多元的现代创意表达。” 而面对原创绘本的现状,儿童文学评论家朱自强指出,要用创意为原创绘本“补钙”,“原创绘本热潮的时候,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,建立良好的艺术评价尺度,避免创作泡沫现象的出现,是应该认真讨论的重要课题。”在他看来,中国原创绘本犹如一个幼童,正处在快速成长的阶段,很容易缺钙,他认为,原创绘本目前最缺的“钙”就是创意。 多真诚少套路,很多出版人认为,童书出版其实门槛挺高,这门槛体现在对童书品质的打(上。蒲公英童书馆总编颜小鹂说,只要涉及专业知识都会请专家把关,“尤其是编辑科学类图书,硬伤不能犯。” |